菏泽"最美家庭":朱启舜一家

2015/4/9 10:39:55   来源:中国山东网菏泽频道    

  家住单县终兴镇朱双楼村的朱启舜一家是远近闻名的和睦家庭,夫妻二人均是退休教师,该家庭共有六口人,夫妻一直以来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家庭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相信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爱国守法,热心公益

  朱启舜一家能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持改革开放,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家人遵纪守法、慎诺守信、助人为乐,努力为集体办实事、办好事。提到朱启舜,大家总能想到一个词:热心公益,长期以来,朱启舜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中,他痴迷修桥补路43年,用坏了一辆地排车,两辆脚踏三轮车,铁铣近50把,铁锹3把,修桥补路由本村扩至两镇及村周边方圆十余里范围。他带头成立的护路小组,已经由开始的几人发展到今天拥有近50人;他还多次给县交通局领导反映路况讯息,他的义务行为,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认可,他被群众称为“大好人”、“修路专家”,县、市电视台多次对他进行过专题报道。朱启舜总是把村民的事当自己的事,看到村民由于不知道天气情况对种植产生了影响时,他蒙生了要为大伙预报天气的念头。从此他开始自学天气预报相关知识,从报刊、杂志了解学习各种有关知识,提前写在村中的黑板上为大家预报,现在,他已经是大家公认的“义务天气预报员”、“气象专家”。

  二、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朱启舜家庭的良好的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在家庭。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邻居朱启宝夫妇每年冬天都要去上海的儿女家住一段时间,朱启舜和老伴就承担起了为他们看家、料理家务的担子,老伴俩天天晚上轮流去为他们看家护院,十几年如一日,邻居朱启勋年近90岁,孤苦无靠,朱启舜夫妻俩一有空就帮他干农活,经常给他送去御寒的衣、被,有病时为他求医问药。平时邻居家谁家有事,总是少不了朱启舜忙碌的身影,谁家有难事,有矛盾,也总是爱找朱启舜夫妻俩评理、解决。对此,朱启舜夫妻俩乐此不疲,他们觉得邻里关系处理好了是让人倍感幸福的一件事。

  三、尊老爱幼,善待家人

  在众多的亲戚关系中,他们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都孝敬有加,对晚辈爱护有加,同时又严于教育。几十年来,朱启舜的岳父母来他们家,都是朱启舜拉平板车来回20余里接送老人,饭菜总是按照老人的口味做,老人剩的朱启舜夫妻俩留着下顿吃,却不舍得让老人吃剩饭菜。对待晚辈,朱启舜更是倾泣心血,对子女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动给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其自尊、自觉、自立、自强。不光对于家庭成员如此,在外面,朱启舜也能时刻做到尊老爱幼。村里的孤寡老人、困难户老人都是朱启舜关心的对象,他经常去看望、慰问无依无靠的老人,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常年为老人们理发,春节为他们写好对联送去。听说邻村正在上小学的孩子王媛媛要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爸爸时,朱启舜心中便多了一份牵挂,他经常打电话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并且经常抽出时间和老伴一起去看望她,给她送去学习用品和零用钱。

  四、重视学习,爱岗敬业

  朱启舜和老伴均是退休教师,干了一辈子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热爱工作,从教期间,因教学认真,工作成绩突出,二人多次受奖,退休以后,二人仍然不忘读书看报,订阅《牡丹晚报》、《菏泽日报》、《大众日报》、《人民日报》、《老干部之家》、《山东老年》、《山东老年报》等多种报刊,形成了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在他们的影响下,孩子们也都渴求上进,从小就养成了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工作后同样从事教育事业的孩子们也都爱岗敬业,各自在自己的工作中踏实勤奋,干出了一定的成绩。

  五、绿色生活,崇尚文明

  在日常生活中,朱启舜积极响应国家绿色生活、文明生活的号召,对一些不文明的陋习非常反感,遇到婚嫁丧事基本能做到移风易俗,不铺张浪费。朱启舜一家积极践行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不光在家庭生活中他们自己注重绿色生活方式,而且努力搞好宣传工作,在朱启舜的积极努力下,成立了单县环保义土协会,他出资印刷了宣传资料,经常来到大街小巷向市民宣传绿色环保知识,号召大家低碳节能,节约资源,由于事迹突出,2011年他被评为市“十大环保模范人物”。 2012年该家庭被评为山东省“五好文明家庭”。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朱启舜一家虽然平凡,但是却温馨幸福,和睦友爱,有着有着良好的家庭风尚,温馨的家庭氛围,整个家庭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相信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成为众多家庭羡慕、效仿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相信,这个家庭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更上台阶,不断完善,更加的幸福美满。

编辑:张晓黎    责任编辑:谭静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