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区激活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成果

2019/1/9 11:45:40   来源:菏泽日报    

  今年69岁的刘万财曾是牡丹区小留镇康庄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其妻子常年卧病在床,女儿还在读高中,家里生活甚是拮据。2018年康庄村里建设了扶贫车间后,引进了传统酿酒企业,刘万财被优先安置在车间打工,做些上料搬运之类的杂活,每月有了近2000元的稳定收入,和他一起在扶贫车间务工的其他四户贫困户,去年也都顺利摘掉了“穷帽子”。

  “截至2018年底,牡丹区累计建设扶贫车间430个,其中已投入运营409个,在建21个,吸纳就业5684人,其中贫困人口1710人。”据牡丹区扶贫办主任张合生介绍,该区还进一步提升了扶贫车间的运营和管理水平,不断优化承租主体,提高了车间的扶贫收益,增加了村集体的经济收入,富足了贫困户的钱袋子。“在车间就业的群众月均收入1500元以上,有4.2万人受益于扶贫车间,贫困群众户均分红631元。”张合生说。

  牡丹区以扶贫车间、扶贫大棚等为载体,让贫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内生动力激活了“造血式”扶贫之路,防止了“返贫”现象。在该区李村镇朱庄行政村的扶贫大棚里,村民朱素霞正在高兴地忙碌着,“我管理着两座蔬菜大棚,除了每月的固定工资以外,产量高了还有不错的奖励,月工资3000元很正常。” 朱素霞说,她不仅有了稳定的工作,还学到了种植技术,准备承包个大棚加入合作社。

  据悉,牡丹区去年投入专项资金过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近300个,通过“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围绕各镇街的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瓜菜、林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项目7100亩,建设冬暖大棚53个、早春拱棚29个,建设猪舍、牛棚等养殖项目1.1万平方米,进一步夯实了群众脱贫增收的产业基础。

  牡丹区着力实施了社会化扶贫,帮扶措施精准到位。推进干部帮扶全覆盖,全区有129名“第一书记”、475个“双联双创”工作组、1492名“两代表一委员”、4000余名党员干部和贫困村、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层层签订扶贫责任状,户户签订双向承诺书,做到每村都有工作组,每户都有帮扶人。开展“四认领”扶贫活动,169位党代表、205位人大代表、280位政协委员认领521户贫困户,42家企业认领42个行政村。利用“扶贫日”等节点,广泛开展社会扶贫活动,举办“社会扶贫,爱心助行”等各类慰问活动400余次,慰问物资赠款达300余万元,惠及400多个贫困村、3000余户贫困户。

  同时,牡丹区创新实施的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基本上遏制住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沙土镇芦村行政村的贫困户孙富强患有心脏二尖瓣关闭不全症,他在北京一医院做了手术,前前后后花费了15.35万元,居民医疗保险和贫困人口大病补充保险先后为他报销了14.74万元,最后他个人负担仅为6051.01元。2018年,全区“扶贫特惠保险”理赔金额共计938.13万元,其中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2397人、901.11万元。

  “2018年,全区共脱贫2744户5592人、省定贫困村4个。”张合生说,截至去年底,牡丹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没有出现返贫现象,圆满完成了“基本脱贫”目标任务。(郜玉华 高鲁彦 邓婷婷)

编辑:李真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