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车间建在家门前 足不出村把钱赚

2022/12/30 10:39:42   来源: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2月30日讯 (记者 王丹玉)  近日,走进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王双楼村创业车间,伴随着缝合机“哒哒哒”和剪刀的“咔咔咔”响声,200余名工人正熟练有序地操作着机器,裁剪、缝纫、熨烫、包装,这些衣物完成后将出口国外。

  “以前在村南边有个小厂子,规模小,不到1000平方米,但是随着订单的增多,规模的扩大,面积需求也越来越大,得有放货和放机器的地方,”珂珂佳制衣厂王双楼创业车间负责人步权说,“那时候都不敢接大订单,怕耽误工期,当时找车间特别困难,得亏有咱们冉堌的镇村干部帮忙协调资金建造了这个车间。”

  “工作队每年有基层党建扶持资金60万,去年正在和村支书雷德科多地考察项目,刚好村里有这个制衣项目,也恰好需要资金建造厂房。”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组织驻王双楼工作队程峰介绍道,“经过多方调研,对比和商讨,考虑到珂珂佳制衣项目是全区唯一一家出口退税企业,不仅收入稳定,而且能更多地带动群众就业,村‘两委’和群众代表一致同意建造创业车间招引该项目。”

  从几十人到成百人,从几千到成万的大订单,王双楼村整合闲置院落,利用帮扶资金入股35%改造建设3000平方米创业车间,签订10年合同,每年为村集体带来租金收入5.2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就业200余人,让村民每月足不出村便有4000—5000元的收入,每月增加群众收入90余万元。

  “我在这工作两年多了,感觉挺好的,一月轻轻松松挣到四五千块钱,关键是离家近,上下班很随便,还可以接送孩子上学。”王双楼村民何瑞红一边缝纫一边笑着说。

  据悉,冉堌镇突出组织融合,不断盘活闲置资源,引进项目,目前,全镇建有王双楼村这样类似的创业车间共计37个,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宣传招工,在为村集体带来收入的同时带动了周边两千多名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为村集体、群众、企业带来了多方共赢。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我们冉堌镇结合各村实际,因势利导,用心培育,全力打好土地、项目、资金供给‘组合拳’。”冉堌镇党委书记孔亮说,“下一步,我们立足市级重点镇发展优势,精准发力打造特色产业链,有序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工资性收入,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在鲁西南这个小镇徐徐铺展开来。

编辑:孙岩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