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晨曦学校沙明静:用心“耕耘” 做学生心灵的“守护使者”

2023/1/6 16:23:20   来源: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月6日讯 (见习记者 王文玉)  “ 孩子有孩子的逻辑,孩子的逻辑不可以被践踏”,作为辛勤的“园丁”,菏泽晨曦学校教师沙明静从业以来,一直用她充满爱的心灵深情关切着学生们。

  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催眠师、职业规划师,曾经拥有“多重身份”的她,履历十分优秀,为什么她会转而投入到学生心理咨询疏导工作当中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

  看到那些孩子的挣扎无助 她放弃了更广阔的天地

  2021年3月,身为北京交通大学英文学士,新华都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的沙明静放弃北京的优厚待遇回到菏泽,在晨曦学校负责学校德育部工作,特别是学生心理咨询疏导工作。去年以来,沙明静对多名轻生厌学等有情绪障碍的学生及成人成功进行危机干预及疏导疗愈。

  校内,她负责对全校2000多名师生心理状况普遍筛查、重点学生心理情绪疏导,组织排演形式多样的情景剧,落地家庭教育、全环境立德树人核心理念。校外,她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积极参与区、市妇联家庭教育志愿服务“进社区”“乡村行”活动12场,讲课形式灵活,内容深入浅出,深受家长好评。

  注重心理疏导 她托举起孩子们受伤的心

  “训斥是一把刀子,共情是一阵春风”,在沙明静的心理疏导笔记中出现了这样一句话。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家庭和学校的理解同样重要。有时候家长和老师轻飘飘的一句训斥,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阴影。

  沙明静在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有很多重点疏导对象,他们都是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孩子,学生小余就是其中的一员。看着小余在自己胳膊上划出的伤痕,沙明静心疼不已,作为一名心理辅导老师,沙明静一面稳稳地用爱托举着孩子受伤的心,认真倾听孩子说的每句话,一面开始思考如何对孩子施以援手。

  原来,学业的压力让小余喘不过气,她觉得自己给班级拖了后腿,觉得对不起妈妈的辛苦培养,却又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不断地否定自己、讨厌自己,开始对自己有自残行为。小余天真地以为只有一死才能解决这些矛盾。她告诉沙明静,她一开始只是好奇死后的世界,到后来逐渐变成向往,觉得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得以解脱。她开始采取行动,从开始的一个小刀痕,到逐渐疯狂、刀刀见血,直至后来脾气也变得愈发暴躁。

  沙明静了解后意识到事态已经相当危急。她开始用各种方法稳定孩子的情绪,赶紧联系孩子的母亲。经过沙明静的调节,小余和妈妈进行了多次沟通,情绪慢慢平稳,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这时,沙明静才终于将那颗悬着的心放下:“进行疏导之后,学生情绪得到了释放,脸上也会浮现出笑容。”

  她呼吁认清孩子们的特质 让他们在“春风里成长”

  “捧出真心,付出爱心,才对得起良心。”沙明静认为,心理疏导有时候并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需要与学生家长密切配合。

  对此,她建议,“学生家长一定要因材施教,认清孩子的个性特质,同时管理好自己对孩子的预期,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一起探索发现这个世界。在社会这个活生生的大课堂中,将学习和生活有机结合,孩子才能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下发挥独特的天赋才华,找到成长的快乐,收获精彩的一生。”

编辑:王丽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