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6/3 10:25:51 来源:感知山东
俗话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与健康息息相关,各神经系统都要靠大脑来支配和主宰,我们之所有能听、能看、能闻、能感觉也有赖于大脑的功能。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的神经内科,一个时刻与人体大脑作“斗争”的科室,在工作中,他们同时间赛跑,不断铸就生命的奇迹,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他们更是跑出了“加速度”,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背后“不为人知”的努力,也许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神经内科成立之初,床位只有25张
近日,当记者走进牡丹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时,科室主任李炳义正在带领医护人员查房、下医嘱……从早上7时多开始查房,直到10时多才结束,在李炳义空暇时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当被问及科室发展情况时,只见李炳义若有所思地扶了一下眼眶,仔细一看眼睛已泛红,这一举动记者看在眼里,在那时记者已预想到今天他们所取得成绩是来之不易的。1999年5月份,神经内科成立,当时医护人员比较紧张,临床医生加上护理一共12名,床位也只有25张。在当时,由于患者少,所以说床位还算够用,但科室的诊疗技术和设备是亟待提高的,而诊疗技术的提升对科室的每一位成员来说不仅是责任与担当,更是成为他们不断努力的动力。
现代医学发展日新月异,进一步划分科室
由于工作出色,2004年,李炳义任神经内科主任。后来,随着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加,在2006年,科室进一步细化,划分了两个病区,床位增加到45张,医护人员增加到10人。其实,在当时,科室面临很多的困难,比较突出的就是人员紧张,当时只有两个人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原名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修过,技术力量也比较薄弱,诊疗水平不高、设备陈旧,只有CT和脑电图B超,很多神经内科的疑难杂症诊断不出来,这也是遏制当时发展的重要原因。面对现代医学发展的日新月异,神经内科也需要快速发展。2001年,在医院与科室的努力下,李炳义带着诸多希望到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进修学习,这一去就是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中,他深耕医学这一领域,遇到不懂得及时问导师,经常是加班到深夜。经过他的不断努力,李炳义掌握了对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神经系统变性病等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回到医院后,很快就学以致用。之后,医院又陆续选派多名医务人员进修学习,科室的代谢性疾病、神经内科疾病诊断和治疗有了很大的提高。
病区、床位一一增加,逐步向专业化发展
空间有限、床位有限,收治的患者数量也很有限,床位远远不能满足患者需要,李炳义跟病区护士长商量起利用走廊的空间多加病床,但问题也随之产生,一边是紧缺的病床数量,一边是患者及其家属对住院条件差的抱怨,鉴于现实情况,2009年,神经内科搬至内科楼二楼,床位增加到72张,人员增加到10多名,并且引进了血管内激光治疗仪等一批新设备。随着科室发展,2012年,科室进一步扩大,床位增加到144张,每个病区48张床位,人员增加到近30人。当时,科室采取的是各病区单独负责,全科室统一管理的模式。2018年,根据国家建立卒中中心的要求,医院又建立了卒中中心病区,并相继开展了治疗溶栓和血管内支架取栓术、脑血管狭窄球囊扩张等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急性脑血管病的治愈率和有效降低了脑血管病致残率。在聊到医学发展和临床诊治的关系时,李炳义认为,医学、科技的快速,对神经内科诊疗的技术带来了“革命”,核磁共振、造影这些先进的技术也能够让医生对患者情况的判断更为精准。为此,医院也是斥资购进了第一台核磁共振,这对脑血管病、神经系统脱髓鞘病等疾病的诊断有了很大的提高。2021年,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神经内科逐步向专业化发展,又快速成立了眩晕中心,2022年,又增加了神经电生理室,这对癫痫、周围神经病以及神经系统的变性病诊治有了很大提升。
科研成果累累,亚专业在各自领域深耕发展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在设备方面,本科室已配有心电监护仪、溶栓床、心电图机、气压治疗仪、肌电图、脑电图、颈动脉三维筛查超声等设备,主要开展脑梗死、脑出血、脑炎、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系统变性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各类脑炎、代谢性脑病、周围神经病、各种肌肉病变、中枢性血管炎、脊髓病变及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现有医护人员近90名,开放床位171张,分为四个病区。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在科研方面,团队也是争先恐后,医院院长高庆祥科研成果《微创治疗临床大量脑出血的疗效观察》,李炳义科研成果《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超级性脑梗死临床观察》获菏泽市科技成果二等奖等等。正所谓,团队建设是重点,重中之重则是团队风气。通过不断发展,神经内科设立的2个亚专业在各自的领域内深耕发展。记者步入牡丹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也恰恰如这群最可爱的人所打造的那样:温馨的病房环境、温暖的医患关系、和谐的团队协作、创新的发展理念……这里不仅是患者的家,而且也是神经内科所有医务人员的家。
诊疗水平名列前茅,中医药“入驻”科室
经过多年的发展,神经内科有辉煌、有积淀,更有思考和困惑。经过20余年的发展,神经内科在菏泽市同级医院中的诊疗水平名列前茅。多年来,为了提升神经内科诊疗水平,科室又陆续派出数名医务人员到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郑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北京301医院进修学习,期间,每个人都孜孜不倦地学习诊疗技术。一个优势学科的发展,亦离不开护理人员的付出,设立便民箱(内涵针线盒、水杯、老花镜……)、意见箱,在病房扫床、做健康宣教、为患者剪指甲、陪检……都成了他们再平常不过的事。“自今年开始,连续三年是医院中医药推进年,无论是医生,还是我们护理人员都要掌握中医技术,目前,科室很多患者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症状,调整气血,疏通经络,调节阴阳平衡。”牡丹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区护士长郭艳华说道。
在精益求精道路上不断前行,神经学科纵深发展
谈及职业生涯过往患者时,李炳义对一位家住牡丹区的患者至今记忆犹新。那是2003年,当时70多岁的王大爷因四肢麻木、无力被某医院诊断为周围神经病,治疗效果不明显,到牡丹人民医院就诊,当时李炳义通过他的临床症状、肌电图检查、B超检查诊断为POEMS综合征,后来他又去北京协和医院就诊,诊断结果亦是POEMS综合征。返回菏泽后,王大爷选择了到牡丹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在当时,这不仅是医院首例患者,对牡丹区来说都是首例,后来患者病情好转之后,出院回家继续维持治疗。”李炳义回忆道。在医院,他们科研先导、临床创新,在精益求精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在与记者畅谈的近2个小时里,李炳义言语间始终流露出对牡丹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发展的自信与无限憧憬。临近采访结束,他坚定而有力地说:“未来,牡丹人民医院神内人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医学奇迹,令神经学科纵深发展,同时提高技术水平,细化亚专业,更好地服务百姓健康,不负人民重托。”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