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水文人:一条水文路 父子三人行

2023/10/2 17:04:50   来源: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0月2日讯 冒寒风、战酷暑,勇立潮头,风雨“逆行”,这是水文人的真实写照。在菏泽,一代又一代的水文人将青春和汗水洒在曹州大地。

  日复一日 是哨兵更是侦察兵

  “我们不仅是哨兵,有时更像侦察兵,第一时间达到‘战地’。”当兵出身的周波这样比喻水文人。

  2001年,周波转业安置到菏泽市水文中心,2016年到水环境监测科,他坚持利用工作和业余时间学习努力丰富、充实自己。自学报考了南京河海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还自费订阅了《山东水利》等专业杂志。

  水质监测专业性强,从一名不懂不会的退役军人到高锰酸盐指数的比测水平在全省名列前茅,周波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我的父亲周国方和哥哥周静都是水文人,工作中,父亲常教育我,吃苦奉献是水文人的本分”,周波憨厚一笑。周波深入实践、潜心科研,研发出“一种河道用水位尺”这一实验成果,克服了传统浮子式水位尺在使用中受光照条件、天气等因素影响,难以快速、准确地观察清楚刻度线上水位值的弊端,极大地方便了快速准确地读取河道水位,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风浪里逆流而上 只为获得精确数据

  周波告诉记者,默默无闻是父亲这一辈水文人的代名词。他们冲锋在第一线,哪里有水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周波的父亲周国方回忆起当年测流的场景:“以前环境艰苦,最早是用木船测流。要几个人划一艘木船,在断面的两岸拉上一根铁索,船上人拉着铁索,确保船从左岸直线行驶到右岸,选择十几个点测流量,测一份流量需要一两个小时。“后来,才有了固定缆道和缆道流速仪,坐在操作台前就可以获得数据。”

  枯水期时,周国方也不闲着,默默积累资料,直至退休都一直都是保持着这种工作状态和敬业精神。他总是提醒周波和周静,今天测量的工具和设备与以往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必须不停地学习,才能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

  默默耕耘 为乡村振兴注入水文力量

  周波的哥哥周静也是菏泽市水文中心的一名职工,2021年被山东省水文中心选派到济宁市王鲁镇碌碡屯村担任“第一书记”。在新的奋进路上,周静继续发扬水文人的钉子精神,坚持户户走到位,家家都了解。

  为了美化村内环境,周静与村两委班子共同探讨、商议,帮助碌碡屯村逐一解决了生产路维修、坑塘治理、水利设施维修、产业项目推进等问题。

  现在的坑塘周围,正在悄悄地“变脸”:环坑塘周围不仅铺设了花砖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新建了文化健身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与篮球架,坑塘东侧还建设了牡丹园,济南大学美术学院的志愿者们为碌碡屯村坑塘周围的外墙换上了彩绘“新衣”,与干净整洁的巷道相映成趣,拼绘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真情帮扶乡里乡亲、统筹谋划帮扶产业项目、村民就近就地就业、居住环境日益美化……驻村以来,周静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把希望播撒在群众的心底,和乡亲们一道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努力让村民的好日子如同芝麻开花般“节节高”。

  “我们都是奔跑者,我们都是追梦人。”周静憨厚一笑,“第一书记有特殊意义,‘一’横着是扁担、竖着是标杆,扁担代表担当,标杆就是示范。只要驻村一天,我就绝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信任,驻村结束后,我也将以碌碡屯村为第二故乡,经常来走走看看。”

  中国山东网记者 王丹玉 见习记者 郑文雪 报道

编辑:张元元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